現在時間是: 站點搜索
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南海所牽頭成立廣東省海鱸產業科技創新聯盟
來源: 南海漁業資源開發實驗室    更新: 2018/09/21 11:37  

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現代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海鱸產業提質增效、綠色發展,920日,由廣東水產學會倡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牽頭的廣東省海鱸產業科技創新聯盟(下稱聯盟)在珠海市正式成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英杰,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調研員李素春,廣東水產學會理事長吳灶和,珠海市海洋農業和水務局黨組成員、珠海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心主任王愛民,南海所所長江世貴,珠海市斗門區生態農業園管委會、海洋與漁業局等單位領導,以及21家首屆聯盟理事單位與會員、專家委員會成員等50多人共同見證了聯盟成立儀式。大會由農業農村部南海漁業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南海所副所長李純厚主持。

會上,南海所當選首屆聯盟理事長單位,江世貴研究員當選首屆聯盟理事長、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來好研究員、李純厚研究員分別當選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副理事長,翁雄當選為秘書長,秘書處設在南海所。首屆聯盟理事長江世貴、副理事長劉強先后發言,均表示將圍繞聯盟宗旨,以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目標,聯合各成員單位做實做好各項重點工作,努力構建海鱸政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協同創新體系,助推海鱸產業轉型升級。

王愛民主任代表珠海市海洋農業和水務局、珠海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心講話,他指出,珠海市是水產大市,占全市農業總產值的70%,海鱸的養殖產量占全國總量的50%,尤其是白蕉海鱸彰顯珠海特色,斗門區被譽為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白蕉海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中國海鱸之鄉。他希望聯盟各成員單位共同研究解決海鱸產業的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問題,為發展海鱸產業這一偉大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最后,劉英杰副院長代表水科院對聯盟的成立表示祝賀,并對聯盟和產業發展提出四點希望:一是進一步加強科研力量的投入。要做好海鱸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與鑒定,遺傳和良種選育,規范化苗種繁育等基礎性研究工作,確保擁有穩定的種質資源和苗種供應。二是養殖環節要符合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政策要求。要在轉變思路、改變模式、調整結構、提升品質等方面的下功夫。三是強化聯盟的整體經營與管理。企業作為產業發展的載體與主體,要大膽探索,充分借鑒其他行業在現代產業發展經營機制體制方面的經驗。四是以國際化的視野和標準,超前謀劃海鱸產業未來發展。以海鱸養殖業為核心,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

廣東海鱸產業科技創新聯盟是由從事廣東省海鱸產業相關研發與生產的科研機構、大學、企業和其他組織機構共同搭建、自愿組成,開展海鱸產業科技創新的開放型合作組織,下設立理事會、專家委員會和秘書處,接受海洋與漁業、科技行政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聯盟將通過優勢互補、聯合開發、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技術創新模式,推進海鱸產業融合發展,有效突破海鱸產業重大共性技術難題,致力于打造廣東乃至全國最為先進的海鱸產業科技創新平臺。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231號   郵政編碼:510300 / 電話:020-84457660 / 傳真:020-84451442 / 郵箱:keylab@scsfri.ac.cn
版權所有 @ 農業農村部南海漁業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

 
亚洲精品午夜,亚洲精品欧美极品,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欧美天天在线
>